新视明
全国服务专线
0371-67985955

中药外用能起效吗?

发布时间:2020-12-29 16:39:21  文章来源:新视明  人气:
       近年来,用眼环境的极度恶化及眼疲劳指数的直线上升,使得日常护眼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新的习惯。随着中药科技的现代发展,中药类眼贴作为中药外用的一种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捧,这也使得眼贴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不禁会有人提出疑问,中药外用能起效吗?中药类眼贴有用吗?
一、中药外用
1.1什么是中药外用?
       中药外用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将各种中草药制成各类不同的剂型,如丸、散、丹、膏、栓、酊、酒剂等,贴敷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经体表(皮肤)或五官九窍(眼、耳、口、鼻、前后二阴)等作用于人体,以取得局部或全身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医疗法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主要应用于治疗外科病、急病、局部疾病。随着时间的发展,新技术与理论的不断完善,中药外治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中药外治法的渊源
       中药外治法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用树叶、草茎涂伤口,偶然治愈疾患并发现了药物的作用。
     《殷墟卜辞》中有22种疾病使用了外治法;《周礼•天宫》记载了以外敷药物治疗疮疡;帛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利赤蝎,以血涂之”,还最早记载了酒剂外用;《内经》多个篇章有关于外治的论述,如:《灵枢•刺节真邪》:“桂心渍酒,以熨寒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宋代《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多种薄贴之法;《本草纲目》述及外贴膏药治疗痈疽、风湿之症。
     《集救广生集》与《理论骈文》是我国历史上论述外治法的两部专著,尤其是吴尚先所著《理论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的外治方法,提出了贴、涂、熨、洗、点等百余种外治法,方剂达1500余首。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这部专著中他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从而奠定了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1.3中药外治法透皮吸收作用机理
       中医学认为:外用药物切近皮肤,通彻于肌肉纹理之中,将药物的气味透达过皮肤以至肌肉纹理而直达经络,传入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
       吴尚先在《理论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以异者源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所以与内治疗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徐大椿指出“汤药不足尽病,人之疾病,由外入内,其流行于经络脏腑,必服药乃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
\\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局部给药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同时药物可以经血液循环对全身发生作用。有跌打膏透皮吸收研究报道:膏药贴用3小时后,其有效成分士的宁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即达稳定值范围,100小时内血药浓度维持在45~49.2μg/mL;膏药作用于离体小鼠皮肤上,8小时内士的宁的平均渗透速率为40μg/cm2.h。这说明外用药起效快,缓释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同时测得用药部位皮肤士的宁含量是非用药部位的7.5倍。
1.4药物的经皮吸收机制
1.4.1皮肤的药物吸收。药物通过皮肤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真皮转运而被皮肤乳头层中的毛细血管网吸收,从而进入血液循环。
1.4.2皮肤穴位处的药物吸收。与别处皮肤相比,穴位处皮肤阻抗低、电容大、电位高,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
1.4.3粘膜处药物的吸收。如口腔的舌下粘膜、鼻粘膜、直肠粘膜等均为药物外用的常见给药部位,粘膜没有角质层,药物透入较容易、速度快。但此处皮肤较为娇嫩,不耐刺激,用药要求高。
1.4.4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湿度的函数。中药外贴,可以在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水量由5~15%增至50%。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实践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能使皮肤温度从32℃增至37℃,加速血液循环。
1.4.5表面活性剂或透皮促进剂的作用。如膏药中所含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使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
1.4.6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现代离体皮肤试验表明:芳香性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因此外治方药中,冰片、麝香、沉香、檀香、菖蒲、川椒、白芥子、姜、肉桂之类芳香药物,几乎每方必用。
\
二、中药眼贴
       眼科外治之法,随着中医的发展逐渐充实和丰富起来,外治有熏剂、熏洗剂、发泡用的糊剂、洗眼剂、蒸剂、擦眼剂、涂眼剂、点眼剂等,体现药物内外相兼治疗的应用。这是眼科药物疗法的重要宝库,为今后眼科药物治疗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眼贴是在传统眼科中医外治法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款的护眼产品,因其使用简单便捷,不受时间场景等约束,日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1什么是眼贴?
       将中草药、植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形成的提取液或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和基材(如棉布、绸、锦、无纺布等辅助材料)生产、包装而成,供完好皮肤贴敷的眼部外用护眼产品。
       眼贴结合中医外治法,在传统的贴剂基础上根据眼部特征进行优化。集传统的洗眼法、熏眼法、敷法利用现代提取技术及新型材料,再经过严苛的生产工艺及先进的一体化设备,研制出眼贴这一剂型,更为便捷的为眼部不适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眼产品。
2.2眼贴是如何发挥护眼效用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眼疲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眼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眼病,主要由于用眼过度、心理因素或者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眼球视物不适,主要症状为眼部酸胀、眼部胀痛。
       眼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学习、工作、视频终端等用眼过度引起的视力疲劳。那眼贴是如何发挥效用的呢?
2.2.1冷敷——可有效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睫状肌等眼部肌肉的紧张程度,从而缓解眼疲劳。
2.2.2遮盖——强制眼睛休息10至15分钟,有利于降低眼睛的负荷,缓解用眼过程产生的组织疲劳。
2.2.3渗透——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刺激眼周穴位,缓解用眼疲劳。
2.2.4清除自由基——眼贴贴敷,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清除眼部自由基,降低视疲劳的发生率。
2.2.5增加泪液分泌——有效成分刺激眼部组织,诱导泪液分泌,从而缓解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
2.2.6改善微循环——增加眼周微血管血流量,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营养补充及有害物质的清除。
\
  2.3眼贴常用中药材
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可用于目赤,口疮等。
冰片、薄荷脑——作为促渗剂,同时可醒神开窍、抗菌抗炎镇痛、促进创伤愈合修复等。
人参——有促进血液循环、营润肌肤、防止皮肤松弛、减少皱纹、防紫外线等功效,人参对皮肤没有任何的不良刺激,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皮肤营养,调节皮肤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肤脱水、硬化、起皱,同时人参活性物质还具有抑制黑色素的还原性能,使皮肤洁白光滑。
石斛——外用可清热消炎,趋皮肤邪热。
好视力眼贴采用多种植物精华提取液,复配组方效用更全面,对眼部进行贴敷,可缓解视疲劳,全面呵护眼睛健康。眼贴在避免消费者自行熬煮中药的不便的同时,区分不同年龄及特点,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
\
       中药的透皮吸收应与经络理论密切结合,中药和经络理论都是中医的精髓,人体的经络已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中药贴敷主要是采用穴位疗法。如将完善的中药透皮系统与经络理论相结合,可能会给中药透皮吸收带来质的飞跃。

扫一扫
登录手机端